年后,餐飲行業最該淘汰的十種人
發布于 : 2018/6/26 18:25:09 瀏覽量 : 85
過完年,就到了各行各業人員流動的高峰期,很多餐飲老板也會在這個時候“換血”。在這個“換血過程”中,哪些員工可以高枕無憂,哪些人又很可能被取代呢?紅餐微雜志了解到,以下的10類餐飲人最容易被老板炒掉。
1、薪水太高,貢獻平平
這種人的薪水隨著資歷和餐廳的發展愈來愈高,雖然是老員工,甚至當上廚師長、總監之類的要職了,但其實無法跟上餐廳發展的需求,和同行相比,薪水明顯偏高,即使是餐廳的管理層,假如沒有出眾的實力和緊跟餐廳發展的能力,很容易就會被更年輕、更便宜的人取代。而老板通常是能少給一分錢就絕不會多給一分錢的,找到機會,“換血”也是節省成本的一種方式。
2、居功自傲,目無老板
這種人對餐廳有些貢獻就居功自傲,老是提出過份要求,甚至不把老板放在眼里。其實,地球缺少了任何人都會照轉,餐廳也不會離不開誰。正所謂“快馬先死,寶刀先鈍,良木先伐”,死的往往就是牛人。
3、樹敵太多,自視太高
有些能力較強的廚師長、領班常恃才傲物,凡事以自我表現為中心,覺得大家都得圍著他\她轉,溝通技巧又欠佳,導致處處樹敵,引發眾怒,成為眾矢之的。為了照顧全局,餐廳老板當然會覺得長痛不如短痛,炒了他\她們了事。
4、只說不做,缺乏執行
這種人面對問題只會挑剔和質疑,卻沒能提出解決辦法,或者不能細化執行。實實在在的問題擺在面前,如果餐廳管理者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,只會抱怨推拖,時間長了,不但老板失望,手下也會跟著混日子,最終將會難逃被炒的命運。
5、行動過急,同時發動
不少從外面請來的餐廳管理者都容易犯一個毛?。翰阶幼叩锰?,且同時發動太多的事情。所謂“新官上任三把火”,不少新上任的餐廳管理者急著大幅度推進自己的管理理念,迫不及待地修改餐廳的制度,調整人員,甚至向老板要求炒掉哪些員工等等,殊不知,各種固有的矛盾在新的環境中很容易被重新激化,當利益各方的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時,這些“新官”便常會成為被迫出局的替罪羊。
6、拘泥細節,缺乏領導
你帶領的團隊是否對你抱怨連連,還是在愿景領導之下充滿斗志?你對團隊的掌控能力如何? 餐廳管理的風格因人而異,但通常太拘泥于細節的管理者都缺乏很強的領導力,且不容易讓人產生被信任,被激勵的感覺。時間長了,員工和管理者貌合神離,最終管理者往往反而被員工拋棄。
7、立場不穩,站隊錯誤
員工要想出頭,除了要有能力、資歷、工作態度等“硬件”條件,還要懂得處理好人際關系,尤其是在一些較大型的餐廳或酒樓,有時候人際關系較為復雜,想從普通員工晉升為管理者,就必須時刻留意自己的位置、資歷、和老板的個人交情、對別人的影響力、在餐廳中發言的活躍程度等,這些往往都很重要,出了錯就很容易處于被動狀態。還有一種情況就是,假如餐廳換了新老板或新管理者,原有的平衡被打破、新的平衡還沒有建立的時候,這時候站隊就顯得非常關鍵,如果此時站錯隊,可能再也沒有改變的機會。
8、太守本分,也不主動
冷菜師傅只管做冷菜......上菜的服務員只管上菜......迎賓員迎完賓就無所事事……許多餐飲員工只把份內的事情用老方法做完,從不主動,也不多學一些,也不為老板著想,抱著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”的心態工作。這樣的員工無法真正成為老板的左右手,也不能讓老板真正放心,很容易就會被淘汰掉。
9、不懂學習,無法成長
社會環境一直在變,餐廳面對的挑戰也在一直增加,不想學或是覺得自己什么都會,就容易停滯,無法跟隨餐廳成長。很多餐飲員工經常抱怨老板不給自己成長的機會,卻很少檢討自己有沒有做好抓住機會的準備,或者說是否自己具備了承擔更大責任的能力。不主動學習和提升素質,會讓老板失去期望,從而在環境改變時選擇能力更強的新人。
10、抗拒改變,固步自封
這種人死得最快。日益復雜的商業環境要求餐飲人必須有相當的適應變革的能力。餐廳管理者也好,普通員工也好,如果抗拒改變,就必定會被淘汰,所以適應潮流才是上策。紅餐微雜志奉勸各位餐飲朋友,抗拒之前應想清楚是否真能躲避得了,如果躲不了的事情,還不如面對現實,并想辦法去適應。
2015年依然是嚴峻的一年,餐飲人要想有所建樹,就必須保持一顆不斷學習的心,敢于接受挑戰,敢于改變自己,既要保持自己的優勢,又要善于吸取別人的精華,只有這樣才能開創一片廣闊天地!
- 上一條:暫無信息
- 下一條:三種食物有助預防頭皮屑